兩棲類

盤古蟾蜍 | 布農族語


學名:Bufo bankorensis

  • 別名:台灣蟾蜍
  • 分類:無尾目、蟾蜍科、蟾蜍屬
  • 分布:臺灣本島及澎湖群島
  • 棲息地:一般出現於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山區、居住在中低海拔山區的林地或稻田周圍
  • 特徵:體型中等,體長約6-8公分,體長可達12公分,皮膚光滑呈綠褐色或灰褐色,腹部為白色或淡黃色,常有黑色斑點分布;眼睛較大,瞳孔呈橢圓形;指端有吸盤,便於攀爬。
  • 生態習性:盤古蟾蜍為夜行性動物,以昆蟲、蠕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。牠們在繁殖季節會前往水源,如山區的小溪或稻田的水塘進行繁殖。經過交配後,雌性會產下大量的卵,卵孵化後成為蝌蚪,蝌蚪在水中生長發育,直到變態成為成體蟾蜍。
  • 盤古蟾蜍在臺灣被列為保育類動物,主要威脅包括棲息地破壞和非法捕捉。另外,盤古蟾蜍和其他蟾蜍一樣都分泌毒液,因此蟾蜍被視為毒物,不宜觸摸或食用。
  • 關於「洪水」的神話,廣泛遍佈於世界各個民族的文化,布農族也不例外。相傳洪水降臨,布農族逃往玉山,但因高海拔寒冷、沒有火種而困擾,突然發現遠方山頂有正在燃燒的火,於是就開始討論要如何取得。會游泳的蟾蜍(其他說法是青蛙,或青蛙取火時燙傷,留下疙瘩變成蟾蜍)自告奮勇前往山頂,順利取得火種,卻在游回來的過程中熄滅了。由於蟾蜍曾幫助布農族,因此不可以殺死或玩弄牠。 另有一則關於蟾蜍的傳說,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下雨天,兩群布農人隔著山溝在田裡工作,看見蟾蜍在旁邊活動,就把牠抓起來丟給對面山溝的人,於是大家就拿起蟾蜍丟來丟去,突然閃電交加、雷聲大作,這群丟蟾蜍的人就變成石頭了,另有一說為天上降下許多泥土掩蓋他們,從此,布農族人不殺這種動物也不去抓牠。